老年版     登录     注册
一网搜
当前位置:首页>政策文件

《吉林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(试行)》八问八答

来源:吉林民政 日期:2025-05-06 收藏

 1.出台《吉林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(试行)》的背景是什么?
 
《吉林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是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,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。2023年10月,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《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3〕39号),首次明确低收入人口范围,将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作为六类“低收入人口”中的一类。2024年10月,民政部印发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》(民发〔2024〕57号),提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条件、程序,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认定办法。《办法》明确了我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条件、认定程序、监督管理等,与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、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认定办法,共同形成我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完整的政策体系。
 
2.认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作用或意义是什么?
 
我省按照收入型困难群体、支出型困难群体、临时遇困对象三个圈层,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,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是主要的支出型困难群体。认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后,一方面,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,通过跨部门数据交叉比对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,一旦符合低保、特困供养等救助条件及时给予保障。另一方面,为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专项救助推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信息,实现分类救助帮扶,进一步增强救助的针对性和精准性。
 
 
3.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的工作职责怎样分工?
 
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工作。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负责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申请的受理、初审工作。村(居)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。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程序将审核认定权限委托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,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。
 
4.怎样申请认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?
 
 
《办法》实施后,以家庭为单位由一名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,可自由选择线下或线上提出申请,线下申请到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服务窗口提交书面申请材料;线上申请可登录“吉林救助”微信小程序或“吉事办”民政服务专区“吉林社会救助”提出申请。
 
对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申请人,实行“一次申请受理、分类审核认定”,按照特困人员、低保对象、低保边缘家庭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顺序逐类认定,确保精准识别低收入人口类型,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。
 
对退出低保、特困供养、低保边缘家庭的对象,经本人同意,可转入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程序,相关申请资料不再重复提交。
 
5.申请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需满足哪些基本条件?
 
 
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:
 
(一)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且未被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。
 
(二)共同生活家庭成员(以下简称家庭成员)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。
 
(三)提出申请前十二个月家庭刚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不低于60%。
 
(四)家庭财产状况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:
 
1.家庭成员现金、银行存款、证券、基金、商业保险、债权、互联网金融资产等可支配资金,原则上人均不超过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。
 
2.家庭成员名下可拥有1辆评估价格不超过5万元的机动车辆或残疾人功能代步车;名下无船舶、工程机械车和60马力以上大型农机具。
 
3.家庭成员不拥有2处(含)以上可使用的房屋类不动产,建筑面积低于当地规定的人均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除外。农村居民家庭原有宅基地住房废弃不可使用居住,以唯一商品房作为居住用房的,按仅有一套住房认定。
 
(五)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。
 
6.刚性支出包括哪些必需支出?
 
按照《办法》规定,刚性支出包括医疗支出、教育支出、残疾康复支出、照护支出、住房支出、因意外事件等产生的生活必需支出,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认定的其他支出,具体认定范围和核算方式根据《办法》规定执行。刚性支出按照申请人提出申请前十二个月的家庭支出总额核算,对符合刚性支出多个条件的,在核算时累加计算。
 
7.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处置?
 
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如有新生儿、家庭成员户籍迁入迁出、离世等人口变化,或发生家庭收入和支出骤增骤减、家庭财产变动等情况时,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要主动告知所在村(居)民委员会。县级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按规定重新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。
 
8.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资格有效期多久?
 
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资格自认定之日起计算,有效期为1年。有效期满前两个月或有效期满后,需要继续认定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,按照《办法》规定重新办理,前期已经提交且无变化的申请材料,不要求重复提交。

责任编辑:费照宇
初审:费照宇    复审:马晓飞    终审:宋绍斌